在快时代做“慢面包”,这家社区小店如何用温度赢得人心?

2025-09-09
新闻来源: 全联烘焙业公会
查看次数:1091


 “  Find 100 bakery owners and shops  ” 


 麦子的歌 






当一位市场营销人转身成为面包主理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期我们采访了@麦子的歌Pan de casa 的主理人,听她讲述如何用9年市场经验打造一家有温度的社区面包店——从被小区投诉的私房烘焙,到收获忠实粉丝的实体店;从坚持低糖低油的健康理念,到与顾客共创梅干菜贝果等创意产品。在这里,面包不只是食物,更是连接人与人的媒介。




Q1 #

 为什么要选择开一家社区烘焙店?


钟瑜:

2020年,我在家里开始做面包,卖给小区的邻居。因为我先生是西班牙人,我们有个混血宝宝叫Lucas,他们都特别爱吃面包。但在当时的广州很难找到传统的欧式面包,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动手做。一开始只是做给家人朋友吃,后来分享给身边人,大家都说很好吃。这种积极的反馈推动我建立了面包社群,并开始系统地学习面包制作,不断优化产品。


钟瑜2019年参加的欧包烘焙课程和自己在家做的私房烘焙


Q2 # 

 当时为什么选择叫做麦子的歌呢?


钟瑜:

我们的品牌有一个西班牙语名字“Pan de Casa”,“Pan”在西班牙语中是面包的意思,“Casa”代表家,合起来就是“面包之家”或“家制面包”。这个名字寄托着我们的初心——无论是当初在家制作,还是现在开店经营,都希望能像为家人朋友做面包一样,坚持手作健康、充满幸福感的欧包。



中文名“麦子的歌”则源于一个浪漫的发现:学习制作法棍时,我从书中了解到新鲜出炉的法棍会发出“噼啪”的歌声,这种面包与麦子之间的奇妙对话深深打动了我。虽然客人开玩笑说可以叫“麦子的诗”或其他名字,但"麦子的歌"更能传递面包出炉时那份动人的生命力。



Q3 # 

 您的职业背景有影响到现在经营风格吗?


钟瑜:

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我在企业市场部工作了九年,这段经历让我更懂得如何洞察消费者需求、打造品牌和运营客户,这些能力现在都对我的烘焙事业大有裨益。最初选择在家做面包是向往自由职业的随性——可以自主决定每天做什么、做多少。但经营私房烘焙一段时间后,我们收到了一些关于场所使用的反馈意见。这个插曲反而促使我认真思考,是时候该开一家实体店了。



Q4 # 

 能否分享一款代表门店理念的“明星产品”?


钟瑜:

我们店里的明星产品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爆款。“招牌云朵吐司”意外走红,这款用椰子水和面制作的吐司深受全年龄段顾客喜爱,成为我们的王牌产品。在坚持推广健康欧包理念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产品创新和本土化改良,还开发了蒜香、明太子等风味法棍。梅干菜贝果则源自顾客自家晒制的梅干菜,这种"包裹万物"的创意让贝果大受欢迎。


招牌云朵吐司


为了让传统欧包更易接受,我们做了很多本土化尝试:菠菜果肉芝士玉米脆肠恰巴塔可以作为正餐替代;紫苏虾米恰巴塔用熟悉风味作为媒介;佛卡夏通过增加含水量变得湿润可口,仅用橄榄油、黑橄榄等简单原料调味;即使是主打健康的无糖无油欧包,如桑葚蓝莓板栗款,我们也通过提升含水量保证外脆内软的口感,并推荐搭配奶酪、水果提升食用体验。从传统到创新,我们始终追求健康与美味的平衡,让吃面包成为没有负担的享受。



Q5 # 

 产品研发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挑战?


钟瑜:

刚开实体店时,很多客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面包偏硬。那时候市场上流行的是港式、台式那种松软香甜的面包,大家的味蕾已经习惯了高糖高油的口感。幸运的是,经过两年私房烘焙的积累,我们已经聚集了一批懂得欣赏硬欧的忠实顾客。开店后面对更广泛的客群,特别是附近幼儿园的家庭用户,我们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在保持健康理念的前提下,增加了适合大众的软面包系列。


麦子的歌夏日限定新品:冰乳酪司康


Q6 # 

在产品反馈里有发生让你印象深刻的吗?


钟瑜:

用顾客的话说,我们彻底刷新了他们对面包的认知:“原来面包可以不甜腻,可以当正餐,还能有这么多创意馅料!”很多客人笑称我们像有了“面包研发KPI”,新品多到三年都尝不完。这种热情也反向推动着我们创新——有客人旅行时会特意寄来当地特产(比如妈妈晒的梅干菜)请我们研发新品,收到成品后还会认真反馈。虽然有些混搭创意会被调侃是"黑暗料理",但正是这种开放共创的精神,常常能碰撞出令人惊喜的味道。顾客不仅是消费者,更成为了我们产品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除了面包以外,麦子的歌还会有各种节日限定蛋糕和定制蛋糕


Q7 # 

 作为烘焙主理人如何看待现今的烘焙市场?


钟瑜:

今年的烘焙市场依然充满增长机遇,关键在于如何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与产品定位。最显著的变化是消费者认知的升级——以往我们需要费力普及健康烘焙理念,如今越来越多的顾客会主动寻找低糖低油产品,整个行业经过市场培育和资讯传播,已经形成了健康面包的消费共识。这为专注产品差异化的品牌创造了更大空间,只要深耕用户需求,依然能在蓬勃发展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Q8 # 

 近些年国内烘焙呈现健康化趋势,

 你认为是短期风口还是长期赛道?


钟瑜:

健康烘焙已成为不可逆的消费趋势,这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消费者认知的进化。当人们尝过真正麦香浓郁的健康面包后,就很难再回到普通产品——很多客人都说被我们“养刁了嘴”。



如今,健康需求正呈现多元化:乳糖不耐、蛋奶过敏人群需要特殊配方;孕妈、糖友、健身族追求低糖低油;纯净饮食爱好者讲究配料干净。对他们而言,健康不是选择而是刚需。但我们理解的健康烘焙,绝不是牺牲美味的将就——消费者要的是既能享受美味与仪式感,又不必担心身体负担的产品。这正是我们在深耕的方向:用更健康的配方和原料,通过工艺创新,在减少糖油的同时保证口感,让每一口都是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愉悦。毕竟,你给身体什么,它就会回馈你什么。



Q9 # 

 商超烘焙对于门店经营有带来哪些影响?


钟瑜:

商业烘焙的崛起确实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他们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优质的原料满足了大众需求。这种消费升级反而凸显了我们主理人店铺的独特价值——当消费者能在盒马、山姆买到大份量烘焙产品时,我们更需要强化差异化:为什么值得花二三十元买一块蛋糕卷?这要求我们更突出手工温度、个性配方和情感体验等稀缺价值。市场教育的普及让越来越多人爱上烘焙,需求更加多元,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精准传递那些只有主理人店铺才能提供的独特价值。


今年5月,钟瑜在“君乐宝×不藏私”烘焙主理人共享空问·第二季中荣获“大湾区最受欢迎烘焙主理人”


Q10 # 

 作为社区烘焙店

 应该如何与顾客产生情感链接?


钟瑜:

在产品与情感之间,我们始终相信:好产品是链接顾客的第一媒介。从精选原料到用心制作,这份诚意顾客都能真切感受到。许多客人从怀孕就开始吃我们的面包,到孩子上学仍坚持光顾,这种长期的陪伴让我们从商家变成了朋友。


有位客人说得好:“我就是想来这里呼吸一下,吃个面包聊聊天。”正是这种社区温度,让信任自然生长——后台数据显示,我们有几十位消费超5000元的会员,更有十几位消费达1-2万元的忠实顾客。他们用充值支持的方式,让孩子放学自己来取面包,或直接刷卡消费,这种默契正是源于日积月累的温度经营。产品会说话,而情感让生意有了温度,这就是我们理解的商业本质。



Q11 # 

 通过哪些方式来运营好一家社区烘焙店?


钟瑜:

我们非常重视社群运营的精准性,会根据不同维度建立专属社群:一是按地理位置划分,比如为附近山畔、富春等不同小区的顾客建立分区群;二是按产品偏好细分,比如专门为硬欧爱好者建立的“干巴面包群”。针对新客群,比如通过面包节、烘焙展新结识的朋友,我们会单独建群进行培育。这种基于空间距离、口味偏好和熟悉程度的精细化分层运营,让我们能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内容,避免“一刀切”的营销方式,真正实现精准服务。


来自社群和点评软件上的好评不断


Q12 # 

 未来门店经营需要精进的地方?


钟瑜:

作为37岁重新创业的主理人,我深知新媒体运营是我们的短板。虽然在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获取新客充满挑战,但每当顾客因为看到视频特意来店里买可颂,或惊讶于"原来贝果还有这么多故事"时,这些正向反馈都让我们坚定要继续讲好品牌故事。


我尝试过白天做面包、晚上剪片子的生活,即使阅读量不高,但通过视频传递产品背后的理念和日常,确实能让消费者更懂我们。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健康不该是枯燥的说教,而是要通过真实的故事呈现差异化价值——这正是我们想在新媒体上实现的沟通方式。


钟瑜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分享自己的烘焙日常


Q13 # 

 未来有考虑发展新的门店吗?


钟瑜:

我们确实有开新店的计划,但现阶段更专注于将现有单店做到极致。目前正在评估周边客户需求和线上机会,比如通过接龙团购和小红书商城拓展渠道。只有当现有门店产能完全释放后,才会考虑以"精品主理人店"模式谨慎扩张——我们坚持小而美的路线,拒绝加盟模式,因为那些与顾客建立的情感纽带难以复制。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以烘焙为媒介的更多可能性:无论是延伸业态边界,还是参与公益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项目,都希望让事业不仅关乎盈利,更能创造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这种谨慎而开放的经营理念,正是我们对品质与初心的坚守。


麦子的歌参加各系列的面包节活动现场


Q14 # 

 参加过五月广州烘焙展,

 您认为主理人能够从展会平台获取什么?


钟瑜:

受邀参加烘焙展会让我们倍感荣幸,这不仅是展示的机会,更是开拓视野的契机。我们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既要抬头看天,了解行业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与同行深入交流;也要低头做事,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方向。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既能坚定初心,又能拓展认知,这种持续精进、不断反馈的成长方式,正是我们珍视的发展之道。



Q15 # 

 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给刚入行的年轻人?


钟瑜:

对于刚入行的年轻人,我的建议是: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真正热爱烘焙——这个行业既考验体力,更磨练心力。明确自身优势与热情所在后,再思考目标客群、店铺定位和产品规划。不必追求完美开局,哪怕从粗糙的起点开始行动,也比停留在空想阶段更有价值。烘焙行业变化迅速,唯有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在行动中不断精进,才能走得更远。记住,清晰的自我认知加上果断的行动力,才是这个行业最好的入场券。




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钟瑜和麦子的歌团队依然选择用时间发酵诚意,用温度经营信任。从一块会‘唱歌’的法棍,到顾客寄来的梅干菜贝果;从社群里的第一声询问,到消费过万的忠实会员——他们证明,这个时代,消费者渴望的早已不仅是面包本身,更是背后那份有人情味的手作温度。



一家社区面包店,用麦香串联起跨国文化的碰撞、邻里温情的传递,也见证了主理人钟瑜从“为家人做面包”到“为社区创造爱”的成长。面包不只是食物,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这份初心,让“麦子的歌”在黄埔区扎根,也让更多主理人的故事被看见。



正如「不藏私×君乐宝」烘焙主理人共享空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所展现的,主理人市场正以独特的温度与创造力蓬勃生长。他们用产品传递理念,用空间联结社群。

“烘焙主理人共享空间”就是在不断挖掘和邂逅宝藏主理人们的门店场景、营销理念以及高品质产品,在活动现场打造沉浸式烘焙主理人共享空间。通过产品展示、互动体验、分享交流的形式,为行业同仁以及“面包脑袋们”全方位呈现高品质烘焙生活方式。



而这份活力将在12月的烘焙主理人系列活动再次点燃!届时,更多像钟瑜一样的烘焙主理人将齐聚一堂,用匠心与热爱,为你呈现面包的无限可能。


2025年12月 让我们再聚

中国深圳

烘焙主理人系列活动

敬请期待


资料参考 | | 麦子的歌Pan de casa,不藏私面包匠人

素材来源 | | 麦子的歌Pan de casa,CBE中国烘焙展览会




2025中国烘焙展览会(秋季展)将与2025HOTELEX深圳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同期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在年度收官之际,承上启下为行业盘点大烘焙元年新商机,持续深耕烘焙垂直细分领域,聚焦细分市场需求,在这里,主理人们将与行业龙头并肩,打破传统桎梏,用面团与温度编织创业理想,探索行业的更多可能,链接资本与渠道资源,让小而美的品牌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