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联烘焙业公会走进广西:解码烘焙业的数字化深耕与地域突围

转眼间,2025的夏天接近尾声,全联烘焙业公会陪伴会员单位一路走来的会员沙龙不知不觉也走到了第十期。
近两年来,烘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刷新纪录,却仍难掩部分企业业绩下滑、利润萎缩的困境。行业大浪淘沙,困局缘起于宏观发展周期的更迭,网络上碎片化的二手信息更不断放大焦虑,闷头苦思、焦虑内耗不能助益半分,反而拔高视野、向外探寻才能自救。
会员沙龙的创立,正是为了打平信息差、抹平这份焦虑——尤其对于地域性极强的烘焙行业而言,不同城市的消费习惯、供应链特点、竞争格局千差万别,唯有深入一线看模式、听经验、学方法,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第十期会员沙龙便循着桂香走进广西,在南宁与柳州的烘焙江湖中,深入南宁、柳州两地,探访轩妈食品、吉悦、美点饼业、都市甜心、龙城西点、喜莲娜等代表性品牌,挖掘数字化转型从工厂端到门店端的实践样本,找寻地方门店运营的差异化逻辑以及地域品牌的突围智慧。
在行业数字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本次会员沙龙是一场数字化落地实践之旅,通过深入门店与工厂,实地探寻数字化在实际运营中的落地方法。
更有深耕烘焙新零售领域的银豹软件全程参与并鼎力支持,为每个案例都配套了专业的知识解读,让实践经验与理论指导形成深度呼应。
在三天的深度探访中,轩妈食品的智能化工厂、吉悦的商圈流量密码、美点在社区深耕下的盘活焕新、龙城西点的夜经济活力、喜莲娜的老字号新生……
一个个鲜活案例共同勾勒出广西烘焙业的多元生态。这场以“数字化转型与地域突围”为核心的交流盛宴,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烘焙人在碰撞中找到了穿越行业周期的确定性。






在这里感谢轩妈、吉悦、美点、都市甜心、龙城西点、喜莲娜、银豹、飞亚对本期会员沙龙的大力支持!
在轩妈,看到数字化筑基的长期生意

蛋黄酥作为新中式点心的热门品类,特色食材与中点结合,成为备受年轻人的追捧的大单品,而这条赛道,轩妈无疑是头把交椅。
2015年,轩妈成立于广西,起初用好原料和好产品将蛋黄酥这一品类迅速推出市场,快速占据品类第一,从最初年销一亿枚到年营收达五亿元,作为小众类目,好产品是根基,而通过数字化打造全国性渠道,更是其持续扩张的密码。


轩妈生产主管覃辉带领参观工厂
会员沙龙参访企业在轩妈生产主管覃辉的带领讲解下,参观这座见证轩妈从零起步的工厂。
在参观过程中大家发现,虽已是十年老厂,但仍有着灵活高效的运作节奏,智能化生产线井然有序,数据实时监控,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精准把控产品质量。

轩妈食品副总经理李艳群
轩妈食品的副总经理李艳群分享到,轩妈近年来致力于实现数字化驱动、智能协同的运作模式,以应对客户不同需求和市场的风云变化。公司于2020年启动全面数字化变革,组建近30人的IT团队,并联合外部服务平台共同推进轩妈的数字化转型。

作为互联网食品品牌,轩妈的线上渠道销售占总销售额的75%,需求量大且即时变动强,而轩妈主打的短保新鲜差异化优势,又意味着需要在供应链管理、生产、发货等各个环节优化效率,避免排产不准而导致的货损率。要做到这点,全链路数字化是必经之路,也是支撑品牌向全国拓展的长久之计。

轩妈食品IT经理廖安舟
轩妈食品的IT经理廖安舟细拆解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与规划,从搭建基础体系、规范业务流程,到打通供应链,实现生产、采购、库存数据联动,再到构建数据生态,联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轩妈的数字化建设过程,正是传统烘焙企业的循序渐进的标准程式——让数字化成为食品企业柔性生产赋能的工具而非摆饰,真正为企业所用。

轩妈数字化建设合作伙伴、乐算软件创始人王强
轩妈的数字化建设合作伙伴、乐算软件的创始人王强分享了通过数字化对烘焙工厂后端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助力在场各企业家审视生产环节,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寻求产能优化、成本控制的最优解。

全联烘焙业公会向轩妈致谢
全联烘焙业公会副秘书长梁伟(右)轩妈食品副总经理李艳群(左)
在场企业家纷纷感叹,轩妈团队内部从上至下都对数字化展现出的开放、主动拥抱的姿态,是企业文化基因的体现,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全国性烘焙企业暗藏的发展潜力,“数字化不是选择题”在大家的交流中也成为共识——当企业从区域走向全国,数字化是破解“管理半径与效率”矛盾的唯一解。
门店江湖:南宁烘焙饼店的多维生态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上,实属珠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
依托于此,南宁正打造国际性消费中心城市,在这个进程中,南宁本土品牌的发展和繁荣自然不可或缺,也造就了烘焙行业本土品牌独特繁荣的特殊生态。
吉悦、都市甜心、美点、方炉……南宁本土烘焙市场百花齐放又姿态各异,会员沙龙探访团走进门店,感受到了其中的大有乾坤。
吉悦:“体验型门店”带来的价值外溢





来到吉悦,我们发现这个在2006年创立的“老”品牌,无论从产品打造、门店环境还是场景营销,都出奇地具备年轻品牌的活力和氛围。
极简、高档的法式风格,搭配高大醒目的绿植、暖色打光和户外桌椅,使其成为了搭载都市中青年生活方式的休闲空间。

吉悦品牌创始人龙诚
吉悦品牌创始人龙诚为我们介绍到,这个是吉悦“体验型门店”的其中一间,在不同区位也有根据周边顾客不同需求设立的卖场店和社区店。从产品力、场景力、互联力三维构建的营销打法,让门店长出更多温度。门店投入费用更高,但带来的营销力外溢也让门店成为品牌的流量引擎。

全联烘焙业公会向吉悦致谢
全联烘焙业公会副秘书长梁伟(左)吉悦品牌创始人龙诚(右)
开放式烘焙区飘出的麦香、师傅现场操作的场景,搭配小红书打卡送试吃的策略,让这家店开业即成为网红地标,带动全城门店客流齐增长,印证了“高格调换高价值”的品牌逻辑。
方炉:用调性换故事,与顾客深度连接

方炉则是搭载生活方式的另一重“体验型门店”,从产品、门店内饰、造景、用户运营上,都力求用心和精致,致力于打造出门店的氛围感。
与吉悦不同,作为一家深入社区的主理人门店,方炉的调性更偏小众,它远离喧闹商圈,充满生活气息,面包屋配合院外木质桌椅,便是附近邻里的悠然时光。

墙面的一句“难得自然醒”,既是主理人倡导的悠闲生活状态,也也是对面包“天然发酵”的追求,更暗含比起快速发展要“慢”、要品质的事业心。
方炉定期举办市集、分享课、新锐艺术家的联名联动等等,相较而言,更注重与用户生活方式的深度连接,是用户滋养灵魂的私密空间,而吉悦则侧重于打造更开放、能带来身心愉悦的城市公共空间,用社交带来都市青年精神的松弛。
都市甜心:用产品与场景造热卖气场
比起体验型门店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深入连接,都市甜心门店则更注重于极致的产品消费体验。


位于商圈的这家门店,从产品抓起,颜色、香气和体型都做到了夸张和吸睛,配合产品陈列,打造出强烈产品视觉冲击;门店全面媒体化,从门头设计、到海报、灯箱、展牌,都与现场店员的叫卖试吃声相交合,打造出现场有感染力的热卖氛围。

作为在广西开出160多家门店的本土新晋品牌代表,都市甜心在产品、门店运营和管理上的标准化和极致追求都值得业界去学习。

全联烘焙业公会向都市甜心致谢
全联烘焙业公会副秘书长梁伟(左)都市甜心副总经理汪恬(右)
“100多家店的标准化,靠的是生产与管理的双重数字化”都市甜心的副总经理汪恬分享到,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标准化的经营模式,才足够支撑品牌向外拓展,目前,都市甜心已从南宁拓展至广州,首店开业即创下日销5万元的佳绩。
美点:老牌区域饼店的“盘活”焕新
在南宁深耕三十余年的美点,经历过市场周期上扬的辉煌时期,凭着早入局分到的行业红利,一度成为南宁人的餐桌标配。那些年,靠着社区店的密集布局和稳定的产品品质,美点在南宁烘焙市场站稳脚跟,成为一代人关于市井烟火的记忆。


然而,随着新消费浪潮涌来,年轻品牌带着精致门店、网红产品和数字化玩法快速崛起,美点也面临着转型期的共性课题:门店风格与新消费审美存在代际差,产品更新未能完全匹配年轻群体需求,年轻客群被分流,业绩增长暂遇瓶颈。


美点总经理谢琴
美点的转折发生在谢琴接手管理后。这位“新掌舵人”没有急于推翻过去,而是带着团队沉到社区里找答案。他们发现,虽然年轻人爱追新鲜感,但社区里的上班族、宝妈和老人,依然需要一家“放心、方便、性价比高”的面包店。
于是,美点开始了一场“温和的革新”:保留经典款餐包、吐司的配方,确保老顾客熟悉的味道不变;同时在门店里开辟出“现烤明档”,让师傅的揉面、烘烤过程全透明,用“看得见的新鲜”重建信任。

更关键的是,这个曾“不懂互联网”的老品牌,硬是啃下了直播这块硬骨头。起初,店员对着镜头手足无措,谢总就带着团队从“边学边播”开始:每天下午4点前,门店不忙时,就让年轻店员架起手机,对着刚出炉的面包讲解促销。
如今的美点团队已经直播常态化,同时设立了直播专岗,一家店的直播在线人数最高能达到4000多人,依靠数字化实现了门店业绩的线上线下打通,曾经“不懂互联网”的这群人,现在也开始成为了当地烘焙业的“网络权威”。

全联烘焙业公会向美点致谢
全联烘焙业公会副秘书长梁伟(左)美点总经理谢琴(右)
现在的美点,门店里既有直播镜头前的热闹,也有老街坊排队取面包的熟络。美点的业绩反弹向所有传统烘焙饼店证明:老品牌的竞争力依旧可观,积极拥抱新业态,永远不晚。
复盘分享
密集参访工厂和饼店后,会员沙龙一行企业家都充满了兴奋的思考与表达欲。晚上的复盘环节,大家畅所欲言,展开酣畅淋漓的讨论。

中华烘焙导师团导师朱学令
中华烘焙导师团导师朱学令老师结合当前大多数饼店的发展困局,从原料使用、产品生产及门店动线设计等方面做了详尽分享。


会员沙龙40余位同行企业家也展开积极发言,大家来自行业内的不同领域,对每个话题都有来自各自细分赛道的不同碰撞,经营之道在言语激荡的过程当中越来越清晰。
在大家看来,数字化转型在当下已成必然,依托智能系统进行初步的技术渗透,从烤炉、冷柜的设备远程监控到逐步实现从原料到加工、再到门店的生产全链路数据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成本投入高、团队数字化能力不足这些挑战,此时借助银豹等第三方工具便可有效降低变革阻力,让企业数字化得以乘风而上。



对于中小品牌来说,为了实现数字成效化,主张“分步走”策略,先打通收银与会员数据,再逐步延伸至生产端,以降低转型门槛。


对于老品牌而言,转型关键在守正创新,既要保留经典产品与社区信任等核心资产,又可借力数字化工具迭代形式,比如直播带货触达年轻客群,在传承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龙城西点&喜莲娜
在烟火气中找到差异化

本次会员沙龙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著名旅游城市、也是广西的第二大城市——柳州。

柳州的夜经济为烘焙业打开新想象。龙城西点LOONG店营业至凌晨2点,这一决策源自对本地生活习惯的深刻洞察——这一坐落在夜市路口的烘焙门店,夜里九点正因为夜市带来的旺盛人流而人头攒动。


店员告诉我们,这家门店的单日营业额高峰在晚上11点到12点之间,这是柳州独有的消费场景。


根据这些因素,门店也做出了相应的适配调整,比如三班倒的工作制可以保证门店的24小时营业,两面巨大的玻璃门尽最大能力吸引夜市人流,以及宽敞的二楼休闲区收留午夜的“面包脑袋”。
这家从国企改制中蜕变而来的烘焙品牌,如今以“数字化深耕+地域基因”的双轮驱动,在柳州烘焙市场站稳脚跟,也为区域品牌的突围提供了鲜活范本。

龙城西点创始人吴海燕
龙城西点创始人吴海燕的话直击核心:“数字化让地域特色精准触达客群,而不是盲目复制。”数字化转型为龙城西点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质变,更重塑了品牌从生产到服务的底层逻辑。

龙城西点市场部总监韦路平
龙城西点市场部总监韦路平做出了数字化软件的饼店落地应用分享。在生产端,通过银豹软件的配方自动核算功能,生产的标准化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成品优化,让像沙琪玛这种操作失之毫厘口感差之千里的产品的成品口感和外形稳定性大幅提升。

龙城西点创始人吴海燕
最终,这种“数字提效+地域扎根””、的组合,支撑着龙城西点“慢开店、开好店”的稳健策略,在2023年市场波动中仍保持每家店10%以上的利润增长,成为区域品牌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样本。

即将迎来30周年店庆的喜莲娜,也焕发了“柳州老字号”的新活力,从1996年将香港烘焙风潮带入柳州,开创“前店后厂”模式点燃城市烘焙热情,到如今以60余家门店、2万平方米现代化中央工厂扎根广西,这个陪伴柳州人成长的品牌,既守住了“用美味连接美好”的初心,更在时代浪潮中长出了创新的触角。


从门店到工厂,喜莲娜总能给会员沙龙参访团一些耳目一新的惊喜。坐落于商圈的这家喜莲娜门店,无隔断后厨形成实时现烤展演,环形产品展台、空间设计独特带来极致的产品消费体验,店内所有空间都为产品展示和售卖服务,形成火热的氛围。

全联烘焙业公会向喜莲娜致谢
喜莲娜副董事长胡宾(左)全联烘焙业公会副秘书长梁伟(右)



喜莲娜营运总监罗莎莎
总占地2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工厂”更让参访团惊叹,包含面包中心、糕点西点半成品车间,设独立无菌化实验室来负责原料及成品质检。质控部主管莫慧介绍,这家“花园式工厂”凭借极强的软硬件,不仅支撑着70多家门店的供应,更成为了扛起柳州工业旅游大旗的观光工厂。
AI赋能,行业何去?沙龙思辨的碰撞


作为传统的食品行业,烘焙行业的数字化基础普遍薄弱,现今智能化时代来临,饼店又如何吃到这一波时代红利,本期会员沙龙邀请了烘焙行业导师、业界代表和软件领域专家来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实践化运用分享。

全联烘焙业公会副秘书长梁伟
全联烘焙业公会副秘书长梁伟提到,公会始终以“链接资源、赋能成长”为核心,本次沙龙正是在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为了让大家在纷乱的变局中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落地实施路径,组织这次的会员沙龙落地之旅,搭建平台让产业链中的上下游拉齐信息差,推进行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更顺畅。

中华烘焙导师团导师、烘焙行业的创新增长顾问纪严冬
中华烘焙导师团导师、烘焙行业的创新增长顾问纪严冬作出“渠道裂变,饼店何去”的分享直指行业痛点:前烘焙行业正面临渠道巨变的冲击,商超凭借供应链优势抢占市场,即时零售以30分钟送达的便利性切割社区客流,传统饼店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
在这种情况下,饼店破局必须渠道裂变、会员精细化运营和打造差异化产品从三方面着手去应对,化解外在变量带来的冲击,同时强化自身的内核,建立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都市甜心副总经理汪恬
都市甜心副总经理汪恬的《烘焙门店AI落地实践分享》则带来具体案例。都市甜心2012年起步,目前已开设150多家门店,今年6月广州首店开业,迈出区域扩张第一步,当饼店规模化以后,难免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

深刻明白其中道理的都市甜心深耕数字化破局,通过AI收银系统将单客结算时间从1.5分钟压缩至8秒,高峰期客单提升23%,收银员的工作从编码录入转为推荐会员与新品;并利用数字化工具做会员分层运营,针对沉睡会员推送专属券,从而使核销转化率提升11%;在后端则借助数据系统精准排产,减少现烤损耗。

银豹泛餐饮事业部总经理石庆生

银豹商学院殷晓宇
而银豹商学院殷晓宇则通过“数智AI打造新烘焙”的分享提出,通过数据利用与深度分析,AI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比如会员管理系统不仅是记账工具,更要通过消费数据生成“顾客生命周期地图”,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实现精准触达。


午后的大明山万古茶园,成为思想碰撞的留白空间。在茶香与茶艺表演的映衬下,会员沙龙参访团复盘两日所见:商圈店要做“流量的放大器”,社区店要做“关系的沉淀器”,但无论哪种模式,数字化都是新形势下的底层基建。
三天的广西之行,从数字化工厂到门店生态,从AI技术到地域文化,参访团见证了烘焙业精细管理与特色突围的双重打法。正如全联烘焙业副秘书长梁伟在总结时所言: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但有共通的底层逻辑——用数字化夯实基础,用本土化点亮特色。
轩妈工厂的数据流管理、龙城西点的夜市烟火、吉悦的场景打造、都市甜心的标准化管理、美点的社区温情、喜莲娜的老字号新生……烘焙人看到的不仅是方法,更是“尊重规律、拥抱变化”的生存哲学。会员沙龙的价值,就在于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带着启发,在自己的土壤里种出不一样的花。
而这,正是穿越行业周期的终极答案。
▼
-END-
